課后作業設計應遵循“142”原則課后作業設計應
- A+
- A-
“雙減”后學校如何通過高品質的作業來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如何通過作業的有效管理既能幫助學生鞏固知識,又能提高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和自主學習習慣?隨著“雙減”政策出臺,“雙減”背景下的作業管理,成為受老師和家長關注的重要話題。北京市和平街第一中學校長陳秀珍在市教委舉辦的“雙特談雙減”欄目中分享了該校在作業管理方面的具體做法。
陳秀珍提到,學校確定“142”作業設計原則,建設學科單元作業庫。組織教師以教研組為單位重新學習作業的功能、分類、設計等理論知識,并結合學校實際研究確定了“一個設計思路,四個相結合,兩個全面覆蓋”的“142”作業設計原則。
學校整體設計課內課外學習活動,將課外作業和課堂教學有機結合。學校要求作業要體現學科核心素養,要關注學生能力培養,以少而精的高質量作業取代簡單、機械、重復的低質作業,實現“減負提質”。
在作業設計方面,要體現“四個相結合”,即作業設計要做到依據常規性和階段性相結合、規定性和自主性相結合、知識性和趣味性相結合、實踐性和人文性相結合。作業要實現“兩個全面覆蓋”。具體包括,單元內的知識、能力、素養要全覆蓋,并要有側重;不同層次學生的分層個性作業全覆蓋,并要有余量。學科教研組通過系統性選編、改編、創編符合學科學習規律、體現學科核心素養導向的作業,逐步形成適合學校學情特點的單元作業集,最終建立學科單元作業資源庫。

每位教師在“142”作業設計原則指導下,學習提升自主設計作業能力,精選作業內容,精準設計作業,合理確定作業數量和難度。陳秀珍表示,在布置作業前,老師自己先將作業做一遍,根據完成作業的體驗預估作業的難度和學生完成的時長,并進行菜單式分類。在實際布置作業時,要在下課之前完成作業布置,針對學生實際情況進行菜單式布置,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內容選單及對應的完成時長范圍,指導各個層次的學生作出適合自己的選擇。
學校還編制每日作業記錄單,實現作業全方面監管。學校統一設計學生作業記錄單模板,供學生記錄每日作業及完成情況。作業記錄單的項目包括:學科、作業內容、預估時間、實際用時、自主安排、就寢時間、家長留言等。教務處每周通過各年級各學科備課組上交的下周作業預布置清單,監控各年級各學科作業的質量,統籌協調每日各班學生的作業總量,確保學生作業減量提質;同時教務處還通過檢查各班學習委員記錄的班級日志,監控學科高質量作業管理的落實情況。
TAG:
教育閱讀排行
-
251 閱讀 2020-10-13 14:02
-
248 閱讀 2020-10-25 13:05
-
229 閱讀 2021-06-14 16:39
-
223 閱讀 2021-04-04 18:58
-
222 閱讀 2021-03-17 19:23
教育熱門推薦
-
94 閱讀 2021-09-16 20:26
-
205 閱讀 2021-03-22 21:36
-
75 閱讀 2021-08-06 21:43
-
214 閱讀 2021-12-04 22:04
-
94 閱讀 2021-09-29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