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艘特制試驗船駛入黃河開展清淤為黃河
- A+
- A-
1月19日下午,三門峽市湖濱區高廟鄉小安村的黃河護岸工程處,一艘45米長的拼裝式絞吸挖泥船緩緩駛入黃河,開始執行三門峽庫區清淤試驗任務。
近年來,河南為貫徹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開始探索實施黃河骨干水利樞紐清淤工程。三門峽水庫清淤項目作為先期試點,將為后續的小浪底水庫和黃河中下游清淤積累經驗、探索路徑。
攔沙、排沙還不夠
治黃,必先治沙。新中國成立以來,通過大量研究和實踐,通過水利工程調節,我國逐步形成了“攔、排、調、放、挖”黃河泥沙綜合治理戰略措施。小浪底水利樞紐建成后,黃河開展調水調沙,效果顯著。截至2020年,下游河道累計沖刷約22億噸泥沙。然而,研究表明,即使通過加強水土保持等綜合管理措施,黃河干流年均輸沙量仍有5億噸左右,黃河仍是一條多泥沙河流。
在對黃河泥沙的長期研究中,越來越多的治黃專家認識到,期望通過調水調沙將黃河泥沙全部輸送入海是不現實的,要另辟蹊徑,變被動為主動,把取之不盡的泥沙作為資源進行開發利用。

自20世紀60年代末以來,黃河下游進行了放淤改土、放淤固堤等利用黃河泥沙的實踐,取得了不錯的成效。
“必須結合黃河兩岸土地整修、城市用地、建筑材料利用等社會需求,利用好黃河泥沙資源。”黃河水利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總工程師江恩慧認為,如果把水庫泥沙清出來、用起來,既能恢復水庫庫容,又能實現泥沙資源利用,可謂一舉多得。
2022年年初,更多科研單位組成的河南省黃河水沙資源高效利用技術創新中心批準建設。黃河泥沙資源利用技術,在科研工作者的手中日臻完善。
TAG:
- 上一篇:超低能耗建筑助力綠色冬奧 建筑“碳中和”加速
- 下一篇:沒有了
房產閱讀排行
-
314 閱讀 2020-02-20 18:39
-
297 閱讀 2020-11-04 12:23
-
292 閱讀 2020-11-28 13:08
-
288 閱讀 2020-09-29 18:43
-
281 閱讀 2020-12-03 15:06
房產熱門推薦
-
115 閱讀 2021-02-01 18:31
-
161 閱讀 2021-04-10 18:30
-
112 閱讀 2022-01-23 22:45
-
94 閱讀 2021-05-06 18:18
-
167 閱讀 2020-12-04 1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