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奧女制冰師張芷源40秒“點水成冰”
- A+
- A-
身背水箱,一手握噴頭,一手持秒表,按下計時鍵的一瞬間,張芷源上身微微弓起,雙腳均勻交替快速后退,均勻細密的水珠隨著她手臂的揮動被甩出,布滿整個冰壺賽道,全程用時40秒。
這個被制冰師叫做“打點”的動作,是冰壺場地制冰工作中的重要一環,張芷源每天都會重復很多遍。
距離北京冬奧會不足15天,27歲的張芷源作為中方制冰團隊的一員服務北京冬奧會冰壺賽場,將在“冰立方”中“點水成冰”。
“雙向奔赴”的熱愛
冰壺比賽的場地需要制冰師在水泥地面上人工制作而成。先制作1.5厘米的底冰,通過冷空氣和制冷作用進行傳導,讓水泥地面上結冰。隨后在底冰上噴上白漆、畫線、鋪“大本營”,最后再起4厘米至5厘米左右的冰面,冰壺賽道才算鋪完。
2009年,第24屆世界大學生冬季運動會在哈爾濱舉辦,張芷源第一次知道了冰壺這個運動項目。第二年,在身為滑雪愛好者的父親的支持下,張芷源正式開始了冰壺的學習。這一學便愛上了這項運動,從運動員到裁判員再到教練員,“冰壺賽場上能做的我都做了個遍”。

2015年,張芷源申請到英國拉夫堡大學攻讀碩士研究生。彼時中國剛剛申辦冬奧會成功,“我也想要為北京冬奧會做些什么。”
本科學會計的她,卻申請了體育管理專業。隨后,張芷源有了更多接觸冰雪運動的機會。一次偶然的機會,張芷源在蘇格蘭參加活動時,結識了著名的制冰師馬克。這位圈內公認的世界頂級制冰師,成為張芷源開啟制冰生涯的良師益友。從普通比賽到歐錦賽、世錦賽,張芷源跟著師傅一路成長,對冰壺的熱愛也愈發熱烈。
一場關乎速度與精細的魔法
“制冰師在冰壺項目里很受尊重,是一個很神圣的工作,很有意義。”張芷源介紹,“反滲透水、去離子水是冰壺場地常用的兩種過濾水,冰壺場地不接受水有雜質。”較之短道速滑、花樣滑冰等冰上項目,冰壺對于賽場冰面的要求更高,背后的制冰工序也更為繁瑣。
先均勻澆出高硬度的初冰層,再刷顏料讓冰場呈現純白色,接著用紅藍等色的顏料畫出大本營,“冰壺賽道對于點位精準度要求很高,踏板、底線、前擲線、中線等所有線都絕對不能有偏差,否則在比賽過程中就會出現運動員和裁判員判斷失誤的事情,是個很精細的工作。”一切完成后再給賽道“補水”,每補一層需要間隔三至四小時,完全補好需要兩至三天,最終形成絕對平整、沒有氣泡和雜質的上層冰面。
比賽前,制冰師還要在冰面上噴灑純凈水,形成均勻的冰粒,也就是“打點”,打好后用掃冰機刮出需要的高度和形狀——連“打點”的速度也有嚴格的要求,“第一遍要打冷水,40秒到45秒內完成;第二遍要打溫水,35秒到40秒內完成。
“冬奧,這是我的小心愿”
初學制冰時,她就夢想能參與到自己國家舉辦的冬奧會中,在與冰壺相伴的第12年、成為制冰師的第6年,這個夢想實現了。
12年,從運動員到制冰師,張芷源自己在成長,也見證著冰雪運動在中國的成長。
2008年,上海建成第一個標準冰場,一批批來自北方的冬季項目專業運動員、教練員陸續南下,開始了推廣普及冰雪運動的努力。2018年,上海青少年冰壺集訓隊成立,張芷源通過人才引進落戶上海,加入了冰雪運動普及的隊伍。
現在,在上海這個幾乎沒有冰雪的南方城市,越來越多的孩子喜歡上冰壺,越來越多的家長感受到冰雪運動的魅力而支持孩子學冰壺,甚至不少中小學也已經把冰壺項目作為全校普及的體育課。
置身冬奧帶來的冰雪熱潮,張芷源又有了一個更宏大的理想,“希望有一天我帶過的隊員能代表中國參加世界大賽,在我作為主制冰師鋪設的賽道上”。
2022北京冬奧會越來越近,張芷源即將奔赴“冰立方”,作為冬奧會中方制冰團隊的一員直接服務奧運賽場,親眼見證中國冰壺隊的風采,“能參與其中已經很滿足了,期盼國家隊取得好成績,他們的辛苦和努力得到回報。”
TAG:
籃球閱讀排行
-
307 閱讀 2020-11-12 13:14
-
288 閱讀 2020-11-04 13:00
-
236 閱讀 2020-10-11 16:19
-
229 閱讀 2020-12-03 17:28
-
226 閱讀 2021-02-05 19:09
籃球熱門推薦
-
142 閱讀 2021-01-12 12:53
-
83 閱讀 2021-09-16 20:26
-
80 閱讀 2021-09-09 17:53
-
212 閱讀 2021-01-19 21:48
-
91 閱讀 2021-10-13 11:17